球墨鑄鐵件的質量控制要點
發布時間:2024-01-11 18:44:41 已瀏覽:433次
隨著現鑄件朝著強度高,輕量化方向發展,球墨鑄鐵件相對講市場越來越大。球鐵薄小件的生產要控制其不能發生白口,硬邊,解決方法:
(1)控制化學成分(2)加大澆口,(3)出爐鐵液溫度>1450℃,提高澆注溫度。
球鐵厚大件加補縮冒口,鑄件冷卻慢,易產生球化衰退、縮孔縮松及石墨飄浮,往往單鑄試棒合格、鑄件本體有縮孔縮松或金相不合格。解決
方法:去除或縮小補縮冒口。置放局部或大部冷鐵。
生產球鐵件從鑄型工藝,化學成分,球化控制等方面談下體會。
一、鑄型工藝:
一、鑄型原則
分型面盡可能把主要型腔置于底箱,利于工藝設計,砂箱剛性強吃砂量要少,均衡凝固,厚部用直接冷鐵或隔砂冷鐵,加速冷卻得到合格的組織。
澆注系統設計原則是快澆,擋渣、補縮、經濟、易清整。內澆口形狀用距形較好(長方形或近似方形)易于補縮、充型溫差小。不應開設半圓或三角形的內澆口補縮效果差,半圓或三角形澆口中心保溫強,澆口中心與鑄件結合部易形成縮孔。
充型后凝固快提高鑄件光潔度與內在密度,無冒口簡化工序節約了成本,冒口盡量用暗壓力冒口易操作,大型件若用明冒口不能一次澆滿必需用人工訂火(補鐵水)作用才大。